走进植物园,亲近大自然
(撰文:彭承江蓉 责编:王正伦) 在科学营的活动进行到第5天的7月14号,我们终于有机会走出校园前往校外的科普基地参观学习了。昨天晚上得知这个消息的营员们激动无比,纷纷查阅起了自己将要去的地方的资料,希望在参观时能学到更多。
早上8:30,简单地吃过早餐之后,我们便开启了探索之旅。我跟随营员前去中国科学院植物园与植物们来场亲密接触。
武汉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是我国三大核心科学植物园之一,园内培养了7500余种植物,是华中地区最丰富的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种质资源保存基地。相信在这里营员将收获很多。
在植物园的参观旅程里我们有幸有一位耐心的大姐姐做导游,她生动地为大家讲解各种关于植物的知识,回答大家的疑问。营员们也没有浪费这次宝贵的机会,一路上仔细的聆听讲解,观察各种植物,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还纷纷掏出手机记录下植物美丽的身影。
进入植物园
当我们来到猕猴桃园,导游姐姐告诉大家这是植物园内收益最好的项目,科技实力也走在世界前列,还特别谈到了科学的市场化应用的重要性。营员们都表示敬佩也对后来姐姐所谈到的问题若有所思。接着我们还来到了荷花池,走过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小桥,甚至碰见了两对前来拍照的新人,这也为这次科学之旅带来了一些别样的乐趣。
猕猴桃园
参观现场
下来的参观中,我们学习了生物入侵的知识,欣赏了优雅的睡莲和兰草,品尝了甜甜的甜菜,在美丽的东湖边上休息。10:30我们的植物园之旅结束了,虽然天气炎热营员们还是对植物园依依不舍,这里丰富的植物,有趣的科学知识,一切都将成为大家美好的回忆。相信营员们对植物的探索还将继续。
植物园合影
走进水生所,亲近白鱀豚
(撰文:陈雪梅 责编:王正伦)早上8点30分,同学们就登上了去往中科院水生所的巴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珞珈山麓、东湖之滨。研究所前身是1930年1月在南京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是从事内陆水体生命过程、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利用研究的综合性学术研究机构,水生所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是,面向国家在水环境保护、渔业可持续发展和微藻生物能源利用方面的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内陆水体生命过程、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利用领域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重大科技问题,着力重大理论创新和核心技术突破,强化创新价值链的延伸,在水环境保护、淡水渔业和微藻生物能源领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进入白暨豚馆
这是同学们第一次参观水生所,工作人员看到同学们来也是极为热情。一下车,工作人员就带同学们参观了白鱀豚馆,那是一个直径十米的圆形水池,上下两层。下面透过玻璃窗能看到在水里自由翱游的江豚。放养有七头来自长江,鄱阳湖野生江豚。来到一层,同学们清晰地透视七只江豚,大约五十来斤,一米左右,身躯光滑灰色,身体柔软。,可以在水里做各式各样泳泳动作。一只江豚快速游来,带着甜甜的微笑。然后一个转身嫣然而去,参观过程中,同学们欢笑洋溢,其乐融融。不知不觉到了离别的时候。
遨游的白暨豚
之后,同学们去参加了标本馆,这些标本按分类系统陈列,整齐美观,千姿百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既有科学性和学术性,又富知识性和趣味性,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和观赏价值,也是进行科学普及教育的形象教材。
参观白暨豚标本馆
随后,同学们来到一楼报告厅参加了一个关于“长江豚类的保护与研究”的报告会。工作人员先为我们介绍了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武汉白暨豚保护基金会的组成并为同学们逐一讲解,我们为什么要保护长江江豚,长江江豚生活繁殖习性和种群现状,保护措施,白暨豚功能性灭绝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把环保的理念融入教育,利用公众力量带动环保宣传。同学们认真聆听工作人员精辟专业讲解,围绕江豚的人工繁殖与回归自然,白鳍豚馆正竭尽所能地研究。江豚一旦在水里受伤,不洁的江水就容易引起感染发炎。很难自己救治,江豚是靠声纳回声系统定位寻食。一旦行船干扰它,江豚就会异常烦躁。江豚食物是小鱼,在洞庭湖畔发现过饿死的江豚。报告结束,同学们还积极踊跃的提问,大家共同讨论交流如何保护好长江江豚,“长江江豚灭绝会对长江生态圈产生什么影响”这个问题引发同学们深刻的思考,长江如果不能支撑豚类的生存,很有可能有一天它也不能支撑我们人类的生存,研究长江江豚的意义,是因为哺乳动物长江江豚处于食物链的最高层。随后,同学们自发的进行了爱心捐款,为保护长江江豚出一份力量。目前,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努力下,江豚的保护已取得初步成效。
爱心捐款现场
约一个小时的讲解,同学们完全沉浸在对长江江豚命运关注与焦虑之中,参观完出来,同学们顿时对海洋的向往之情越发之深!也多亏这次参观之旅,让同学们明白为什么是“兴海强国”!让我们手拉手,共同爱护长江,汉水,每一条小河,给鱼儿一个绿色的家园。
白暨豚馆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