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科学营]材料科学显卓越 博学科普话仿生

  7月14日晚7时,2013年高校科学营湖北营武汉理工大学分营第二场“博学”科普讲座——“材料科学中的仿生”在武汉理工大学会议中心201会议室顺利召开。武汉理工大学特邀请本校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孙涛垒教授向科学营的200名营员普及材料仿生学知识。

  孙涛垒教授以自然界中的仿生学为切入点,向科学营营员介绍了近年来应用仿生学制造出的功能界面材料。首先孙教授对此次参加2013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湖北营武汉理工大学分营的营员们表示热烈欢迎。为提高营员对材料学科的学习兴趣,孙涛垒教授提出:“细心观察,保持好奇心,生活中处处留心皆学问。”并应用海螺、蜗牛外壳的旋转方向几乎相同等自然界中一些奇妙却容易被忽略的自然现象作为开篇,吸引了广大营员的目光。孙涛垒教授分别从仿生的重大发现与发明、功能界面材料中的仿生、材料亲水性与疏水性等方面向营员讲述了仿生学制造出的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随后,孙涛垒教授指出:“自然界巧妙地利用各种各样的微纳米结构,与材料的本体性质结合,来实现其独特的功能性。自然界也有很多奇妙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抱着空白的心态去看,认真观察,放飞心灵,无论做不做科研,都会让我们得到许多有用的知识。”孙涛垒教授幽默风趣的讲解使得现场笑声与掌声不断。讲解结束后,现场营员积极提问。有关记忆金属、记忆高分子、自愈合材料等领域引起营员极大兴趣。诸如“纳米材料价格昂贵,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等问题得到现场老师一致好评。孙涛垒教授讲解道:“虽然纳米材料比较昂贵,但一些特殊材料可以广泛制造,价格已逐步下降,例如二氧化钛等。日后也将逐步增多纳米材料的使用。”最后,孙涛垒教授简单介绍了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实验室,并欢迎感兴趣的同学对此学科深入研究。来自平顶山市第一中学的张铎同学说道:“今天的讲座使我对仿生技术及仿生材料有了新的认识,在以科技发展为主要发展目标的当今社会,掌握核心技术才是发展的源动力,作为一名青少年,我们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今后社会发展助一臂之力。”

主题词

继续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