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8:30,2017年青少年高校科技武汉大学分营开营仪式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报告厅隆重举行。
开营仪式由武汉大学团委书记聂磊主持,全体科学营带队老师和营员参加了开营仪式。出席开营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有: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俐娜;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朱瑛;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成;湖北省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张翼;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技项目部部长董燃;武汉大学党政办公室副主任刘昕;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张凡;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室主任佟书华。
首先,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建成致欢迎词。首先,他代表武汉大学向莅临现场的各位领导和营员老师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其次,李校长介绍了武汉大学以及高校科学营活动的基本概况和背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主办的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为全国青少年提供走进高等院校接受科学教育,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机会,引导青少年崇尚科学,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李校长指出,为确保本次科学营的顺利进行,武汉大学将努力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和后勤服务工作,确保活动质量,保障活动安全。武汉大学有能力,也有信心让科学营的活动越办越好。最后,他对长期以来支持武汉大学科协各项工作的湖北省科协表达了感谢,并预祝科学营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紧接着,仙桃一中的王雨霖同学、仙桃一中的杨俊杰老师、武汉大学2014级历史学院本科生陈萌分别作为营员代表、带队老师代表和志愿者代表发言,介绍了各自所代表角色在未来七天的任务和职责,并表达了对本次科学营圆满举办的信心。
随后,由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朱瑛授武汉大学科学营营旗。
开营仪式结束后,全体营员和带队老师一同聆听张俐娜院士关于“绿色化学与创新”的主题报告。
张俐娜院士,现任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与兴趣为高分子物理、天然高分子改性材料以及天然多糖溶液性质及生物活性,研究特色是用高分子物理理论和方法研究天然高分子-纤维素、淀粉、甲壳素和大豆蛋白质及真菌中多糖及其改性产物的结构、分子尺寸、链构象、性能和生物可降解性。
在演讲中,张俐娜教授首先指出,中国是一个资源相对贫瘠的国家,现有资源的消耗速度已经难以继续维持人类未来的生活,研究高分子可再生资源已经成为现在的首要课题之一。接着,张教授从自身研究成果出发,向我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纤维素、甲壳素、壳聚糖等高分子化合物在环境污染治理、生物学研究、临床医学应用等多个方面的所发挥的巨大功效. 同时,张教授也在演讲中强调,环境污染,尤其是白色污染的治理刻不容缓,塑料的降解、回收、利用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她向我们强调,要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大力开发、研究可再生资源,形成良好的绿色循环。在演讲结束后,营员们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纷纷举手向张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下午进行的是武大校园定向越野,营员们将通过定向越野的方式来了解武大。志愿者和营员们在下午2点准时于梅园操场集合,等待抽签,为接下来的比赛做准备。
定向越野赛总共有四条路线,营员们会以小组为单位分批出发,完成任务解锁获得下一个任务点的位置。完成线路上所有任务用时短的组还能获得我们准备的神秘小礼品。定向越野赛的优势在于通过游戏的方式提高同学们对游览校园活动的兴趣与参与度,还能促进同学之间的协同合作。当然,定向越野赛也考验了同学们的体能与观察能力。只有细心观察,深入思考,共同协作才能通过各个任务点NPC的任务。
本次比赛设有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最终各个营员小组通过努力,均顺利完成了定向越野的任务。以下是获奖小组:
第一名 第9组 46分钟
第二名 第5组 54分钟
第三名 第18组 57分钟
第四名 第1组 58分钟
第五名 第8组 59分钟
第六名 第11组 59分钟
之后,营员们进入樱顶老图书馆内,观看校史纪录片,参观校史馆。营员同学们无不为武汉大学悠久的历史和近代以来伟大的发展历程感到惊奇,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晚上七点,全体营员在志愿者们的带领下来到工学部四教,以班为单位召开了主题班会。首先,志愿者和营员们进行了自我介绍。在彼此熟悉了之后,大家渐渐融入到集体中,气氛也渐趋热烈。接下来进行班委竞选环节,个人才艺展示一轮接一轮。经过紧张激烈的选举,各班都选出了自己的班委。
为了进一步增进营员们的友谊,各个班级还开展了不少有趣的游戏环节,大家都玩得十分开心。最后,各班负责人进行抽签,讨论并确定了每个班的联欢节目,为后续活动和比赛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今天科学营的营员同学们度过了难忘又充实的一天。希望大家今晚休息充分,明天还有更精彩的活动在等待着大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