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湖北省代表队花絮

        2005年8月6日上午,第二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北京海淀展览馆举行了开幕仪式。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共34支代表队的509名优秀青少年和近150名科技教师以及美、德、日、韩、纳米比亚、丹麦、北爱尔兰等国家和地区代表队的27名青少年与教师相聚中国北京,参加为期7天青少年科技爱好者的科技盛会。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协副主席韩启德同志、中国科协党组书记邓楠、北京市科协主席、中科院院士陈佳洱,北京市副市长范伯元、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张晓兰、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秘书长兼计划局局长何鸣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杨进、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副司长李普,国家体育运动总局航管中心副主任李正梅,全国妇联儿童部部长陈晓霞,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建东,北京市科协党组书记田晓平,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谭维克,北京市海淀区区长周良洛, INTEL(中国)有限公司总裁陈伟锭先生及各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的领导及嘉宾出席了开幕式。随后参观了青少年的科学项目展示,并亲自参与了青少年科学体验活动。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为我国中、小学各类科技活动优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种形式,目前,已成为我国国内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同时也成为科技界、教育界共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思想道德建设所做的一件实事。每年从基层学校到全国大赛,有近1500万名青少年参加不同层次的活动,具有广泛的活动基础。经过选拔挑选出的500名左右的青少年科技爱好者相聚一起进行竞赛、展示和交流活动,又成为青少年展示科技活动的最新成果、展现学习收获与青春风采的一次盛会。
  大赛的活动内容包括青少年在科技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发明创造作品和科学研究项目优秀成果的评选、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展览、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获奖作品展览和杰出科技教师的评选。活动的根本宗旨在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激励年轻一代健康成长。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不仅是国内青少年科技爱好者的一项重要赛事,而且已与国际上许多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建立了联系,获奖学生和优秀科学研究项目将有望被选拔参加次年在美国举办的第59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Intel ISEF)、欧盟青少年科学家竞赛等国际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在国际科技竞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本届大赛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市科协、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和海淀区人民政府承办。大赛的主题是:体验科学,健康成长。
  本届共有336项优秀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151项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392幅优秀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作品参与展示、交流;参赛选手将通过公开展示、专家问辩,素质测评、技能测试等活动,角逐大赛设立的各种奖项。大赛还将举行科技教师论坛暨优秀科技教师评选活动。(摘自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主题词

继续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