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2005年12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国科协中心工作,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启动与实施,贯彻落实农村科普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搭建青少年科普工作社会化服务平台,实现大联合、大协作,为提高广大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做出更大贡献。
(二)工作思路:
努力推进青少年科普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信息化、规范化、专业化。
1、加强青少年科普内容资源的集成、开发与共享。
2、加强青少年科普品牌活动的优化和完善。
3、加强青少年科普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和国际合作。
4、加强青少年工作队伍的能力建设。
(三)具体目标:
1、通过整合科学教育资源;探索校外科技教育活动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办法。利用各种科技教育资源,为有效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服务。
2、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促进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向广大青少年宣传科学发展观,使青少年了解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四)2006年青少年科普宣传主题
2006年科普宣传主题:宣传科学发展观——
n 节约生活、健康生活、安全生活
n 创新自我,创新中国
(五)重点任务
1、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承担相应任务。围绕中国科协2006年科普主题,做好主题科普系列活动、全国科普日活动和学术年会科普系列活动的组织工作。(详见方案)
2、开展科学家与青少年“大手拉小手”活动。
围绕2006年科普宣传主题;组织科学家参与和指导面向广大青少年的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爱好,为青少年提供与科学家直接接触、学习的机会,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主要活动内容包括:
——组织“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中国科协青少年工作部组织科学家科普报告团报告,以及学会和地方科协组织的科普报告团深入中小学校(重点是农村中小学)做科普报告。其中中国科协青少年部组织的科技专家报告团深入4个省、区、市的中小学做科普报告。计划300场,直接听众20万人。
——主办第六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比赛。2O06年7月中旬举办。1200多名青少年机器人爱好者和教练员到举办地参加决赛。决赛项目有:机器人竞技比赛、机器人足球赛、机器人工程挑战赛和机器人工程创意设计比赛。
——举办主题科学体验活动。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中国科协学术年会和其他科学纪念日期间,动员和组织社会各个方面为青少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和科学体验、科技实践活动。先行策划,做好服务。
——继续组织科学家培训中学骨干科学教师。完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和“科技专家库”建设。
——开展“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活动。与地方科协合作,重点在社区因地制宜地建立不同类型的青少年科技工作室,为青少年提供参加校外科技活动的机会,培养他们动脑动手实践能力。这项工作包括:合作建立“工作室”、配置必要的活动器材、开发设计活动内容、培训科普志愿者和科技辅导员、组织青少年到“工作室”活动等。
3、贯彻落实中国科协农村科普工作会议精神,广泛开展农村青少年科普活动,实施“群英行动”。
面向广大农村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精神,根据农村青少年的需求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促进农村青少年发展。
——重点在农村开展“科普报告希望行”等活动。中国科协组织科技专家深入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为农村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进一步引导省、区、市科协逐步建立省级青少年科普报告宣讲团,扩大科普报告团规模,使更多农村地区青少年有机会聆听科技专家的报告,与科技专家面对面进行交流。
——启动和实施“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把科技馆教育功能与学校科学课程结合起来,并有效利用社会科普资源,促进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1)发挥科普专业队伍的优势,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送进校园;(2)发挥科普器材和设施的优势,配合科学课程开展科学实践活动;(3)发挥科技馆“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的优势,丰富学校综合实践课的内容;(4)发挥科普展览的优势;把科普展览送进校园;(5)发挥科技专家、科普志愿者组织和科学教师队伍的优势,推动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6)学校利用科技馆阵地和资源优势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组织优秀农村青少年科普活动评选;向农村学校推介优秀的科普活动;促进农村学校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
——开展“与科技同行——农村青少年科学文明健康生活宣传活动”。为农村校外青少年编写《卫生与健康读本》、《法律法规读本》、《文化学习读本》。运用这些读本,以县科协为单位,在全国33个贫困县开展农村青少年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教育试点;建设和利用多种信息平台,及时地向农村青少年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如西藏、新疆、内蒙古等,组织有关专家开发少数民族语言的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读本和宣传材料。
——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开展农村青少年示范项目。一是继续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农村校外青少年非正规教育项目”。二是在内蒙、云南的4个旗县进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农村青少年试点。选取不同的策略,探索有效的模式,针对农村完成9年义务教育不能继续升学的青少年(15-20岁农村校外青少年)开展非正规教育活动。项目目标是:结合农村青少年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教育活动;将农村中学毕业生培养成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农村科普新的生力军和城市务工的技术骨干。项目活动注重通过科技培训和实践活动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其中基本素质培训内容包括:生理卫生、预防疾病等科普知识和思想道德、生活技能、公共安全、法律法规和基本礼仪等;专业技能培训包括计算机基本操作、家电使用及维护、农牧业实用技术等。
——建立农村科普图书室和乡村学习中心,为农村青少年学习科技服务。针对农村地区开展科普教育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依托部分贫困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或科普基地建立乡村科普图书室,在部分有条件的乡村建立学习中心。为图书室和学习中心提供图书、电视、DVD机,科普、健康教育类光盘,以及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绳和棋类等各种科教、文体活动用品。乡村科普图书室、学习中心定时向校外青少年和居民开放,有专人管理。2006年装备100个乡村科普图书室,已有的230个乡村学习中心将进一步得到完善。
4、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强对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施“未来科学人才培养计划”
在开展面向全体青少年的普及性活动基础上,发挥科技专家在培养、选拔科技后备人才的作用,通过科技专家的言传身教鼓励青少年科技爱好者立志投身于自然科学研究事业,为国家培养科技后备队。并通过表彰奖励开展科技教育活动成绩突出的学校(基地、馆站)、大学及研究机构的科学实验室,推动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与教育创新。
——组织青少年科技爱好者科学俱乐部活动。开展科技专家、科学教师、青少年科技爱好者共同参与的科学俱乐部活动,通过科技专家的指导孵化优秀的青少年科研项目,培养有科学潜质的后备人才。
——举办第2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2006年8月举办。全国将有1200多万中小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届时有800多名青少年、教师和专家参加决赛活动。活动内容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优秀科技教师评选、优秀科技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和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优秀作品展。
——举办“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通过奖励杰出的青少年科技爱好者;选拔和培养科技后备人才,鼓励他(她)们立志投身于科学技术研究事业。活动的对象是在校的普通中等学校高中三年级学生,并且品学兼优,有科学和技术研究成果者。
——继续组织高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加强竞赛活动的管理,做好与此相关的保送生资格认定工作。
5、开拓中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国际交流的领域与渠道。
参与多边、双边国际及港、澳、台交流活动;向世界展示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成绩;促进中国青少年与各国(地区)青少年之间的友谊,了解国际科学教育的发展动态,学习先进经验;促进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大开拓国际科普资源合作和人员培训的力度。
——组织中国青少年参加国际青少年科技竞赛。如:美国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欧盟青少年科学家竞赛、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亚欧明天科学家竞赛等。
——组织我国大陆地区青少年与港、澳、台地区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交流。如:参加香港联校科展、组织大陆科技教师与台湾科技教师互访交流等。
——组织实施中国科协“紫荆计划”(香港大学生暑期实习活动)。
——参加其他双边、多边国际交流活动。
6、能力建设。
——开发国内国外培训资源,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颁布实施后,“十一五”期间轮训科协系统青少年科普工作人员。
——在实施大型科普项目、科普活动的过程中,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提高执行能力和管理能力;培育各种类型的工作团队。
——在实施大型科普项目、科普活动的过程中,加强基层工作机构的科普设施建设,提升工作条件。
——加强科普志愿者、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