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中国地质大学分营活动简报第二期

 

2016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中国地质大学分营开营!  

  

(通讯员 卢琪)7月12日,2016年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中国地质大学分营正式开营。来自20余所高中的二百余名师生将在中国地质大学开展为期近一周的科学之旅。

开营仪式于上午8点在中国地质大学教三楼报告厅举行,校长王焰新教授、副校长郝芳教授、万清祥教授等嘉宾出席开营仪式。校长王焰新教授发表致辞,他向参与中国地质大学科学营的所有师生表示诚挚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地大“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的学科特色、登山运动的优良传统和丰富的校园文化,梳理了学校历史及近年来学校建设发展的一系列成果。王焰新教授表示,他希望各位同学通过此次科学营活动增进对地球科学的了解和热爱,并激励自己勤奋刻苦,求知上进,勇攀科学殿堂的高峰,为实现人生的远大理想而奋勇前行!

接下来是营员代表和带队老师代表上台发言。珠海一中的张佩生老师在发言中代表全体带队老师向营员提出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认真思考、敢于提问,多交朋友,注意安全等几点要求,希望营员们参加此次科学营一定要有收获,他相信在地大的这个夏天一定会给我们留下难忘的记忆。

志愿者代表尹航大步走向前台,他用铿锵有力的声音,以青春的名义宣誓:我们将秉承志愿服务精神,主动配合老师工作,服从学校各项安排,讲责任,勇担当,用我们最细致的服务,为各位营员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用我们最饱满的热情、最贴切的行动来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最后希望各位营员们不虚此行、学有所获,我们深爱着地大这片热土,也希望你们爱上这里,让你们的大学梦在此生根发芽!

当科学营的旗帜挥舞起来,科学营中国地质大学分营顺利开营。在此,我们希望营员们能够通过我校精心准备的科学营活动,体活动,体会到中国地质大学的专业特色,体会到中国地质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迫切心情!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科学营之校史报告

(通讯员 黄志炜)7月12日上午8点30,我校万清祥副校长为营员们带来了以“地大:昨天、今天、明天”为主题的校史报告。万校长从大学概览、地大简史、地大发展三个板块,讲解了大学的历史和我校的发展情况。

“大学是人类精神高度与科学高度的象征”万校长用这样一句话作为今天报告的开场白。接着向营员们介绍了现代大学的起源,通过介绍现代大学起源万校长强调了教育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而在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好的大学则是国立西南联大了,它拥有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师;培养了大一批有创造力的学生;拥有学术至上、自由民主的大学精神。万校长通过介绍西南联大的两位杰出校友——邓稼先和许国璋,让营员们领略到了西南联大的魅力。

 在第二部分地大简史中万校长向营员们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的发展脉络。甲子穿越,中国地质大学经历了“北京地院—湖北地院—武汉地院—中国地大”四个历史阶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学子。学校是全国最早开班本科生教育的高校之一,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22万余名毕业生,其中33人当选为两院院士。1952年后毕业生中当选中科院院士人数全国高校排名列第7位。

回顾了过去,我们又站在新的起点展望未来。在地大发展板块,万校长向营员介绍了我校的综合改革发展思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着力点,三项重点改革任务”即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中心;破解资源短缺困境,推进学术卓越计划;战略管理、治理结构、创新文化建设。然后万校长从基础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国际影响等几个方面总结了所取得的成就并展望了未来发展的方向。相信在地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建设成为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地大梦一定会实现!

聆听讲座的营员们不时地做着笔记,而当听到学校所取得的成就时也连连发出惊叹。来自广东省珠海市第一中学的田婕同学听完万校长的讲座表示:虽然地大的校史不长,但是师资力量雄厚,在中国地学研究领域中地大作为特色明显的一所高校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希望在今后的几天中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所大学。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科学营之参观逸夫博物馆

(通讯员 黄志炜)7月12日下午2:30,在我校志愿者的带领下,中国地质大学科学营分营的营员们分批参观了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地大逸夫博物馆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古生物教育基地、武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4A级景区,珍藏了众多古生物化石、矿物标本等珍奇异宝。营员们面对庞大的恐龙骨架表现了极大的兴趣,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营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和讲解下,参观了博物馆的各个展厅。在参观过程中,营员们不时驻足仔细观看,不时与讲解员互动,询问关于生命起源、地质运动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不少营员还对博物馆的名字产生了好奇,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原来得知博物馆的修建得到了邵逸夫先生的大力资助,所以将博物馆命名为逸夫博物馆。

来自四川宜宾市高县中学的李春梅参观完博物馆后对记者说:逸夫博物馆是我参观过的第一个大型博物馆,初次在这里邂逅了恐龙化石,总是急切地想凑近一点再凑近一点,呼吸一下穿越时空而来的远古的空气;细数恐龙化石身上古朴的纹痕,我看到的是地球上第一代霸主的兴衰灭亡,这是生命的进程,更是自然的进程。这次参观逸夫博物馆真的带给我书本给不了的亲身体验中的畅快和愉悦,作为一个来自山区的高中生来说,这不只是开拓了我的视野,更改变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感谢这次奇妙之旅。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科学营之参观校园

(通讯员 党媛媛)12日下午,地大科学营的营员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参观了地大校园。虽然气温很高,但是营员们的热情丝毫没有因烈日而消退。他们从西区出发,经由隧道到达北区,最后还参观了东区研究生院。

在志愿者的讲解下,营员们对地大的宿舍环境、学术氛围、学校特色有了一定的了解。经过隧道的时候,营员们很喜欢隧道内的壁画,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在弘毅堂、院士长廊、新北门、化石林等学校的标志性地点中,营员们最感兴趣的是东区的化石林,他们当中有同学希望以后能够到地大上学,进一步了解研究这些硅化木。

在校园参观活动中,营员们表示很向往大学生活,并对接下来的科学营活动充满了期待。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科学营之《大地之光》观影活动

(通讯员 党媛媛)7月12日晚上七点,在地大教三楼111教室,科学营的营员们一起观看了原创话剧《大地之光》。该话剧是中国地质大学以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为原型编创的校园原创话剧。

在90分钟的观影过程中,大家都看得十分投入。有营员被“爱国奉献、追求真理、淡泊名利、勇于担当”的李四光精神所感动。尤其是看到李四光先生讲出那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时候,营员们的眼中泛起了泪光。

观影结束后,有营员接受采访时说,他最喜欢里面的一句台词是“大环境可以变,但是自己不能变”。也有营员认为话剧很好地诠释了地大“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

                                                                             《大地之光》观后感精选

                                                                                                                                                  五班一组 蔡永嘉

他,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人。一生致力于地质学,并且首次以力学的观点解释地壳运动理论。这位知识界的权威,却戎马一生,为国捐躯。

在国家最危难的时候,他站了出来。风中一头银发,书写着祖国荣耀的篇章;心中一腔热血,洗刷着地质的篇章。兵荒马乱之时,他守国三生三世;国危人难之时,他卫国三生三世。用手里简练的工具和脑中丰富的知识,为中华民族谱写了一个又一个创新的篇章,也伏笔了自己的一生:

崎岖五岭路,嗟君从我游。

峰峦隐复见,环绕湘水头。

风云忽变色,瘴疠蒙金瓯。

山兮复何在,石迹耿千秋。

李四光先生,为国家三生三世,护人民十里桃花。最后之际,我愿执布衣架旧枪,学您为国捐躯。中国人民愿策白马啸西风,与君生死与共。

仅献此文为中国科学献身的英雄——李四光先生。

                                                           营员感悟精选

                                                                                      五班一组 许航

感想有好多的形式,但是我不想写的过于沉重。我更想以一种更朴实的方式来陈述我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千篇一律地夸夸其谈。

其实这也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一天,只是昨天是报道的日子,来了之后没有太多事情。但是,今天,情况很不同了。

早晨6点的闹铃把我们叫了起来,我们几个睡眼朦胧的从床上爬起来,仿佛是回到了紧张忙碌的高中生活。我们迅速收拾了内务,本以为武汉的早晨能凉快一点,但是情况没有太多的改善,依旧是闷热无比啊。大家似乎都摆脱了昨天陌生的感觉,见面也能给对方一个微笑,这就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

第一天,我们在校园里漫游,虽然空气闷热的令人窒息,但是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走在地大朴实的校园里,安安心心的做专业研究,似乎是在闷热空气里带来一丝凉风。

朴实,勤勤恳恳,努力,专业。这就是我对地大的第一印象。我们似乎会乘着梦想努力的小船,在这个夏令营里展示我们的风范。

                                                                                                                    温情南望山,共暖师生情

   (通讯员 温馨)2016年7月11日晚,南望山下并不平静,一名来自四川德阳的科学营营员,一个15岁的少年牵动着大家的心。

他是辜煜,是水沐年华班第一组的一名营员,由于晕车,晚上十点产生了头晕、呕吐等不良反应,生活志愿者和助班立即将此事向班主任张云姝老师进行了汇报,张老师二话没说便第一时间赶往学校,同带队老师舒世科老师和助班付明东同学一起把辜煜送到了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科学营的负责人蒋凤老师得到消息后,也第一时间赶到医院。

(班主任 张云姝老师)

据张老师说:“学生表现非常坚强,不肯去医院,觉得非常麻烦,怕麻烦老师,麻烦助班,到的第一天就这么多麻烦,但我们都说没关系,都第一时间赶到,并带往医院。”老师永远心系学生,为学生的方方面面进行周到的考虑和照顾,当时是晚上十点多,张老师怕校医院检验科没有开门,延误病情,就去了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紧急性突发性事件大医院较妥帖,医院检查后除了各项指标稍有偏高外,其余一切正常没有炎症。”张老师和蒋老师在十一点半左右联系了学生的家长,协助学生安顿周到,并携带了一些慰问品,给学生以精神和物质上的激励与慰问后,凌晨2点多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学校。

(带队 舒世科老师 )

珍贵七天,守望相助。据带队舒老师反映:“首先得感谢张老师,昨晚那么晚还过来,我们心里非常的感动,特别感谢她。还有蒋老师,听到消息立马就赶了过来,我们一直在劝说她不要过来不要过来,她非得要过来,就这一件事说明学校对我们是非常重视的。”

(助班 付明东同学)

助班付明东同学一直忙前忙后,精心陪护在辜煜身边,直到凌晨4点多才一起返回学校。

温情南望山,在这里我们见证了友谊,共暖师生情,在这里我们彼此相遇。“我们要保证每一个营员的安全,第一让家长放心,第二让带队老师放心,让整个志愿者放心。”这不仅是张老师的殷殷期盼,而且是所有中国地质大学教职员工对营员们的诺诺忠诚。

   

 营员专访

(通讯员 师崇文)他叫刘鹏,来自咸宁二中,年龄一十六岁,风华正茂。刚刚进入地大校园的他,对全新的大学生活充满憧憬,他向往在地大这么气派的校园里学习和生活。这次的夏令营活动,给他树立了一个目标,期望在并不遥远的将来可以进入到地大,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深造。离开熟悉的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的他,并没有感受到不适。他说,这里的学长、学姐们非常热心,任何问题都会在第一时间得到解答,这一点使得他对地大更为向往。在一天的活动后,他渐渐融入到了这个新的集体。作为班长的他,有着很强的交际能力,这使他在这里结识了许多新朋友。他期望在未来的几天内,可以和每一个班级成员建立感情,同时他也在期待着未来几天的科学活动。

 

主题词

继续阅读

评论